当前位置:首页 > 乡村振兴 > 正文内容

中国三星“2025科技新农机项目”:打通农机应用“最后一公里”

3周前 (05-29)乡村振兴

五月的陇南大地,麦浪翻涌,绿意盎然。

在这片孕育希望的土地上,中国三星携手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于甘肃省礼县举行“2025年乡村振兴捐赠暨科技新农机项目”(以下简称:科技新农机项目)启动仪式。继去年吉林舒兰首个试点成功后,该项目今年将扩展至甘肃省礼县、榆中县,河南省汝阳县等五大特色产业产区。中国三星通过援助科技新农机装备,助力项目受益地综合发展,探索出一条“企业公益+社会化服务+农户受益”的乡村振兴新路径。

中国三星2025年科技新农机项目展示的部分农机

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互联网、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一系列新技术的普及应用,农业机械化在现代农业发展中越来越展示出重要作用。“三星推动创新的农业机械普及应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帮助农民成立农机服务组织,让他们的收入不断提升。”中国三星总裁杨杰表示,“我们联合专业农机科研机构,发挥三星的科技特长,把创新思想用于农业,探索乡村振兴的新模式”。

这种“一地一策”的精准帮扶模式,不仅充分彰显中国三星因地制宜、精准施策,将前沿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的实践智慧,更是其将现代农业科技红利切实转化为农民增收致富动能的生动写照。

中国三星总裁杨杰致辞

在中国三星科技新农机项目率先落地的舒兰双河村,项目已取得一些成果。2024年,中国三星通过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向双河村定向捐赠。项目注重培育乡村内生动力,助力村集体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引入市场化运营思维,以农机服务撬动产业振兴。新成立的农机综合服务公司,按“全链条覆盖、智能化升级”标准,采购22台套覆盖耕、种、管、收的先进农机设备,填补当地高端农机空白,可满足周边万余亩农田全程机械化作业。

这些不仅大幅降低了农民劳动强度,更蹚出一条农户与现代化农业衔接的路径。

科技新农机项目助力舒兰双河村春耕

无人机进行水果吊运

硬件为基,育人为魂。先进农机设备的引入,仅仅是乡村振兴的一个支点,中国三星深刻认识到,要实现乡村的可持续发展、推动农村现代化建设,关键在于培育本土人才。为此,中国三星助力当地培养出了一批技术精湛、经验丰富的农机手与飞防手。这些本土人才以过硬的本领操作先进设备,让农业生产更加现代化、智能化,为乡村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现代化建设注入了不竭动力。

这背后,是中国三星在乡村振兴实践中的“长期”理念在熠熠生辉。中国三星始终坚信,乡村振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项需要长期投入、持续推进的系统工程。多年来,中国三星在乡村人才培育、产业升级、文化传承等多个维度持续发力,逐步构建起“科技赋能+人才支撑+文化引领”的可持续发展模式。这种既注重当下实效、又着眼长远发展的帮扶思路,展现了中国三星对中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刻理解和坚定支持。

三星“未来学校”首届乡村人才振兴培训课学员学习无人机知识

从吉林舒兰到甘肃礼县,中国三星的乡村振兴公益版图正逐步扩展。通过企业社会责任与乡村振兴的深度融合,中国三星在助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串串坚实而有力的脚印。未来,中国三星将继续秉持“做中国人民喜爱的企业,贡献于中国社会的企业”的理念,以科技为引擎,以项目为纽带,以爱心为桥梁,共同谱写乡村发展的壮丽篇章。

来源:新华社客户端 


“中国三星“2025科技新农机项目”:打通农机应用“最后一公里”” 的相关文章

“蒜”你牛 “蒜”你行 ——河南省南召县马市坪乡西大庄小学在百草园采收大蒜

“蒜”你牛 “蒜”你行 ——河南省南召县马市坪乡西大庄小学在百草园采收大蒜

  “算你牛”“算你行”......同学们对采收大蒜最快最多的王亚轩小组竖起了大拇指。5月21日,在河南省南召县马市坪乡西大庄小学劳动教育实践基地——百草园里一片欢声笑语,师生们满怀喜悦,共同收获亲手种植的大蒜。一颗颗饱满的大蒜破土而出,不仅是自然馈赠的丰收果实,更是学校劳动教育实践的生...

湖南衡山:和美乡村绿荫如盖蝉鸣起,水墨岳北入画来

湖南衡山:和美乡村绿荫如盖蝉鸣起,水墨岳北入画来

  初夏的晨光里,白果镇岳北村的青石板路泛着温润的光泽。72岁的刘奶奶提着竹篮走出院门,墙绘上的采莲图与檐下晾晒的腊肉相映成趣,邻家少年骑着单车掠过缀满牵牛花的竹篱笆,远处稻田里躬身插秧的身影与黛色山峦构成一幅水墨长卷。这个曾因环境脏乱被诟病的湘中小村,如今正以“红色美丽村庄”的崭新姿态...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扎根泥土守初心 办好小事暖民心

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扎根泥土守初心 办好小事暖民心

  自2024年6月底驻村以来,我深刻体会到:群众眼里的“大事”,往往就是我们工作中的“小事”;而把这些“小事”办实办好,就是我们共产党员最该扛起的“大事”!   2024年刚驻村时,正值七月高温天气,第一次走访的是村里的一位五保户老人李大爷。老人73岁,无儿无女,住在...

洪江区:和美乡村建设再谱乡村振兴新篇章

洪江区:和美乡村建设再谱乡村振兴新篇章

  初夏时节,行走在洪江区的青山碧水间,竹篱笆围起的庭院花果飘香,沅江岸边的生态步道游人如织,农家小院飘出的桐叶粑粑甜香与游客的欢笑声交织,这幅生动图景,正是洪江区推进和美乡村建设的缩影。   “过去村里各家各户的垃圾随意堆在墙角,污水顺着土坡到处流,一到夏天,垃圾堆周...

以文化赋能 助农产腾飞 — 新疆笃实文化传媒协手喀什红满疆果业书写岳普湖县农产品

以文化赋能 助农产腾飞 — 新疆笃实文化传媒协手喀什红满疆果业书写岳普湖县农产品

  在乡村振兴的壮阔征程中,新疆笃实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勇立潮头,凭借深厚的媒体资源积淀与创新的运营模式,在助力岳普湖县农产品销售的赛道上一路领跑,累计销售额突破 1000 吨大关,这份亮眼的成绩单,不仅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澎湃动力,更成为农产推广与文化传播深度融合的生动范本。...

从“维修工”到“带头人”,90后小伙阳涛以奋斗书写青春答卷

从“维修工”到“带头人”,90后小伙阳涛以奋斗书写青春答卷

  在湖南中烟常德卷烟厂动力车间,一名90后小伙用六年时间,从空调维修工成长为技术与管理兼备的“多面手”。他主导的节能项目年节约天然气36万立方米,减少二氧化碳排放1300余吨,成果获行业内外高度赞誉。“问题不解决,我睡不着。”阳涛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这位名字里带“水”的年轻人,却有着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