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劳模风采 > 正文内容

无界生长: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亮出跨学科育人新答卷

1周前 (06-10)劳模风采

  赛场上,循迹小车通过灵敏传感器在赛道上自主疾驰;声音剧场里,广播剧《一个桃花源住民的“出走”》在生动演绎;屏幕里,中日双语的文旅融合项目“霓裳梦·双生局”正在上演,AI生成的杨贵妃介绍着从洛阳至西安的精彩探秘之行;展台上,精美绝伦的文创产品展现了国风与科技的融合……这不是科技博览会,而是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智创未来·跨界融合”跨学科实践创新成果展示暨产教对话盛会的现场,6月6日,劳模工匠、企业导师与职校师生汇聚一堂,以一场打破学科边界的教育实验共同回应时代命题:在人工智能重塑世界的浪潮下,职业教育如何培养面向未来的复合型人才?

  传统的外语课堂,正被融入“硬核”科技基因。商外一部主任王秀秀介绍,自2024年首期AIGC课程成果展示亮相以来,工商外便以“AI+语言+X”为引擎,锚定“为新生代打造跨专业数智教学原野”的目标,数字商贸专业群牵头,携手国际语言产业群、智能制造专业群,打破学科围墙,精心构建起融合型课程新生态。

  在本次课程成果展上,四个独具匠心的学生项目组,亮出了令人惊喜的“跨界”成绩单。 “外语+工科”实践项目——循迹小车竞技赛,见证了中高职贯通应用英语专业学生与智能制造专业伙伴的深度合作。在劳模教师与专业导师的引领下,曾经的“工科小白”成功蜕变为“科技能手”。面对编程报错、建模故障、调试失败等重重难题,他们反复进行结构优化、电路检查、代码调试,最终让小车精准驰骋赛道。“有时为了调整一个参数,我们需要测试几十次,有时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要花一整天才能解决。”来自应用英语专业的魏秀宁深有感触地表示:“这个项目教会我们的远不止技术,更宝贵的是解决问题的决心与韧劲,以及跨专业合作碰撞出的智慧火花。”

  在“AI+文创”项目中,学生们紧扣“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核心,探索AI设计与文化传播的融合新路径。他们巧妙运用AI工具,为传统文化注入鲜活的时代气息:“茶经七件套”卡片灵感源于《茶经》,其设计语言融合了融合龙井、普洱等名茶的形态特征与养生功效;“二十四节气油纸伞”细腻勾勒四季流转的诗意画卷;而“二十四节气手账”“千里江山图文具”等作品,则展现了传统美学与现代设计的精彩碰撞。创作中,团队不断优化AI指令、攻克技术难关。 “从设计可行性到市场定位,每一步都是挑战。”项目成员邵晶晶感慨,尤其在AI辅助设计阶段,生成效果常与预期不符,甚至出现乱码和变形字体。但在老师指导下,他们学会了精准调整关键词、灵活运用工具,最终解决了问题。

  原创声音广播剧《一个桃花源住民的“出走”》则是对语言艺术与声音创作边界的勇敢探索。故事讲述了十七岁的庄行舟在人生抉择的十字路口,意外踏入了那个只存在于古籍中的世外桃源。在“山中岁月容易过,世上繁华已千年”的时间错位,直面留下或归去的艰难抉择。这部由学生们独立创作并演绎的作品,已登陆喜马拉雅平台。上海计算机协会人工智能应用专委会副主任孙迎对此高度评价,“学生们未加音效的声音充满感染力,甚至让观众以为是专业声优作品!零基础学生一学期达成如此突破,印证了语言专业学子在跨领域探索中的无限潜力。”

  由旅游日语专业学生主导的“拾玖”工作室推出了文旅融合项目“霓裳梦·双生局”,他们以“语言为桥、技术为器、文化为魂”,聚焦西安与洛阳双城历史底蕴,特别是“杨贵妃”这一文化IP,设计出沉浸式文旅产品。团队工作严谨,不仅严格考证历史典籍,还进行了市场调研,并利用AI辅助行程规划与宣传视频生成,最终借助数字人技术生动呈现盛唐风华,完成了从城市推介到产品落地的全流程实践。项目负责老师张冼表示:“最令我自豪的是同学们对项目的严谨态度。”为精准呈现项目内容,该项目组学生积极核实旅行社数据,设计出经得起推敲的八天行程方案,主动提出制作数字人宣传视频的创意,用技术突破历史场景拍摄限制,并对内容进行了人工校对。

  当智能循迹小车精准穿越终点线,当国潮文创作品收获阵阵赞叹,来自产业一线的权威声音,为这场职教创新实践提供了深刻解读。上海市劳动模范、航空专家孙红伟着眼于人才培养的核心诉求。他坦言:“本次课题难度远超中职常规教学,但同学们迎难而上,交出了优秀答卷!”他特别强调,当前产业界迫切渴求的是既精通技术、又通晓语言,且具备扎实解决问题能力的复合型人才,这是职教改革的重要方向。

  上海龙廷国际旅行社、上海魅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顾险峰则从产教融合的战略高度进行解读。他明确指出,将校园创作与社会需求紧密对接,是职业教育的精神内核所在。他鼓励学生团队抓住“入境游”国家战略机遇,聚焦城市IP深度开发,积极探索文旅短剧等新赛道,打造具有独特竞争力的产教融合路径。

  孙迎则聚焦于AI时代下的人文价值与技术伦理。她高度赞赏同学们在跨界实践中展现出的清醒认知:面对大模型可能产生的“幻觉”,他们坚守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严把文化真实性关口,拒绝沦为“技术流水线上的质检员”。孙迎认为,这种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对价值观的坚守,是AI时代人才不可或缺的核心素养,也是本次实践最珍贵的成果之一。

  活动高潮,原上海市教委教育技术装备中心书记、副主任周齐佩,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校长冯梅等领导为优秀项目团队颁发“优秀项目证书”,这纸证书是对学生跨界能力的最直接认可。作为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先行者,工商外锚定“跨学科研究与实践”与“高水平人工智能实验校建设”两大核心战略,以打破传统专业壁垒为突破口,着力构建“外语+技术”“文化+科技”“教育+产业”深度融合的育人新生态,并依托外语优势,重点探索AI在外语教学、跨文化传播及智能服务等领域的特色应用,打造职教AI应用的“工商外”品牌。工商外党委书记王晋指出,学校将持续深化跨学科融合、拓展校企合作广度深度,致力于培养“精技能、通外语、善创新、懂智能”、能适应未来产业变革与国家战略需求的复合型卓越人才。

  这场跨界探索对教师团队同样影响深远。面对AI技术爆发式发展,智能制造部新教师张逸凡感慨,学校开创性探索“英语+机电”跨专业培养模式。项目以智能循迹小车为载体,通过UG建模、3D打印、Arduino编程等模块教学,融入专业英语训练。英语专业学生面临技术理解瓶颈,教师团队及时调整策略,延长项目周期降低压力,设计趣味实践激活兴趣,再以“小导师制”带动整体进步。旅游日语专业教师张冼在这场实践中身份悄然转变——她不仅是“张老师”,更是“拾玖工作组成员”。师生并肩调试模型、探讨历史细节、通宵剪辑视频,这种打破传统壁垒的深度协作,让教学过程迸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副校长周艳萍道出了这场教育变革的深层原因。自2023年启动人工智能课程改革,学校从“一片原野”起步:以“人机协同数字IP设计”选修课试水;2024年全校语言类、商科类专业全面植入AI课程,落实 “每年一门AI课”改进方案;2025年改革再度深化,工科与信息类学生可自主选修日语、西语等小语种课程,打通海外升学通道。教师转型同步推进,首批100名教师已获“人工智能训练师”“互联网营销师”等证书,完成“教师转型百人计划”。周艳萍表示:“这片原野已在众人耕耘下萌发新绿,虽未繁茂,但已预见它郁郁葱葱的未来!”

  

  超燃!“金蛇献瑞 龙舞九州”2025年全国龙舟大联动暨“龙腾三峡·魅力巫山”龙舟邀请赛圆满落幕!

  超燃!“金蛇献瑞 龙舞九州”2025年全国龙舟大联动暨“龙腾三峡·魅力巫山”龙舟邀请赛圆满落幕!

  

  a/202506/10/

标签: 劳模

“无界生长:上海市工商外国语学校亮出跨学科育人新答卷” 的相关文章

武汉大学与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奏响思政教育协同创新强音

武汉大学与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奏响思政教育协同创新强音

  巍巍珞珈,百年学府传承思想火炬;浩浩汉江,匠心摇篮培育大国工匠。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5月27 - 28日,武汉大学与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开启携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暨“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的壮阔征程。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陈世锋、教师赵烨旸、教学办副主任燕唯佳、教学办教学...

2025海峡职工论坛在厦门举行

2025海峡职工论坛在厦门举行

  中国日报6月17日电(记者 程思)6月15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办的2025海峡职工论坛在福建省厦门市举行。作为海峡论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届海峡职工论坛吸引了来自海峡两岸的230余名工会和劳工组织代表、劳模代表、职工代表、创新成果及技艺展示人员参加。   本届海峡职...

翰墨铸魂新时代 笔墨礼赞百年工运 ——写在《百载春秋·笔铸脊梁》中华全国总工会成

翰墨铸魂新时代 笔墨礼赞百年工运 ——写在《百载春秋·笔铸脊梁》中华全国总工会成

  2025年,适逢中华全国总工会成立100周年,一场以翰墨丹青为载体、礼赞中国工人阶级百年奋斗史诗的艺术盛宴——《百载春秋·笔铸脊梁》主题书法展,即将盛大启幕。此次展览以书法艺术为纽带,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融入笔墨之间,既是对百年工运历程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新时代工运事业辉煌成...

省内首创 中北大学留学生校外文化创新基地落户太钢

省内首创 中北大学留学生校外文化创新基地落户太钢

  近日,山西省首个以工业场景为载体的国际化育人平台——中北大学留学生校外文化创新基地在中国宝武太钢集团正式揭牌成立,标志着产教融合探索迈入新阶段。中北大学副校长杨风暴与太钢集团纪委书记武海山共同为基地揭牌,中北大学党委宣传部、国际教育学院及太钢党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11名留学生代表出席...

中唐电咨询公司成功举办“光辉二十载,匠心传未来”劳模先进座谈会暨“名师带高徒”签

中唐电咨询公司成功举办“光辉二十载,匠心传未来”劳模先进座谈会暨“名师带高徒”签

  为庆祝北京中唐电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创立20周年,深情回顾公司发展历程,同时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激发榜样力量,推动公司高质量发展,近日,咨询公司在天津分公司成功举办了“光辉二十载,匠心传未来”劳模先进座谈会暨“名师带高徒”签约仪式。   活动学习品读...

这个“六一”,安徽砀山孩子收到四份“成长礼物”

这个“六一”,安徽砀山孩子收到四份“成长礼物”

  在2025年“六一”国际儿童节前夕,安徽宿州砀山县的孩子们,正感受着一份来自烟草的特别关爱。砀山县烟草专卖局(营销部)以“责任国企”的担当底色,精心构建起“物质帮扶+法治护航+心灵浸润+安全守护”的立体化关爱网络,用实实在在的行动为孩子们的成长之路保驾护航,送上了四份沉甸甸的“节日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