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义工 > 正文内容

州级统筹 县市联动 网格作战—— 黔东南州15县(市)驰援榕江抢险救灾纪实

2周前 (07-05)义工

  6月下旬以来,黔东南州榕江县遭受了历史罕见的强降雨侵袭,都柳江水位急剧上涨,洪水如猛兽般肆虐,冲垮堤岸,淹没街道,大量商铺、民居被浸泡在洪水中,交通、电力等基础设施遭受严重破坏,当地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面临着巨大威胁。

  在这危急时刻,州委州政府靠前指挥,州防汛抗旱指挥部紧急发布应急调度令,各县(市)迅速响应,纷纷集结力量,携带各类救援装备和物资,马不停蹄地奔赴榕江,全力支援抗洪救灾工作。这种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家国情怀,谱写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动人赞歌。

  “去年镇远受灾时,兄弟县市帮我们守堤坝,今年轮到我们出力了!”6月25日下午,在镇远县人武部广场,392名救援队员在暴雨中完成集结。随后,这支由党员干部、民兵、医护人员组成的队伍,连夜驱车80公里抵达榕江。卸下救援物资后,为避免占用灾民安置点,队员们在浸水的马路旁席地而眠,以雨衣为被、石板作床,用体温焐干被洪水浸透的救援服。

  在黄平县应急指挥中心内,灯光彻夜未熄。214名救援队员按“消防攻坚组+医疗防疫组+后勤保障组”编成战斗单元。党员纷纷主动请缨:“我有跨区域救援经验,让我去!”这支携带高压冲洗车与消杀药剂的队伍,抵达车寨社区时正逢二次洪峰过境,队员们用人墙组成临时堤坝,将400余名被困群众转移至安全地带后,又立即投入清淤战斗。

  麻江县的240人救援梯队则带着“我们自带后勤”的承诺出征,并亮出清单:6台铲车、9台渣土车、5台洒水车已全部检修完毕。“榕江有难,我们支援是责任,更是兄弟情谊!麻江与榕江心手相连,此战必胜!”罗辉坤在作业现场说道。而这支队伍中的“中青班”年轻干部们,将党校课堂的理论化作实战方案,成为这场救灾战斗中的“尖刀排”。

  三穗县迅速集结140余名基干民兵组成增援队伍火速奔赴榕江支援灾后清淤重建工作,剑河县紧急集结200名救援队员火速奔赴榕江县支援抗洪抢险,雷山县派出公安干警、武装部民兵以及市政、供电、医务、宣传等各部门党员干部298人陆续出发驰援榕江……黔东南州各个县(市)的支援力量如同一股股暖流,源源不断地汇聚到榕江,为抗洪救灾和灾后重建注入强大力量。

  在榕江县滨江大道清淤一线,凯里市500人救援队伍连夜奋战。“主干道必须在27日前贯通,这是给榕江百姓的承诺。”负责现场协调的凯里市综合行政执法局党组成员、园林处处长陈超不断调动着现场作业队员的激情。队员们采用“接力轮班制”,铲车连续作业不停歇,手推车队在狭窄巷道中形成人力运输链,将1.2万吨淤泥连夜清运。

  当首批车辆驶过清理完毕的路面时,路边商户韦玉清感动地说:“这一段是重灾区,昨天很多地方还是厚厚的烂泥巴,一脚下去直接出不来,车子也走不了,支援队伍来了,很快就出效果了,大家都非常辛苦,特别感谢各地方兄弟姐妹来帮忙。”

  在滨江大道、将军路、农贸市场、古州路等重灾区,镇远救援队迅速采取网格化管理,科学划分为10个战斗小组,打响清淤除障攻坚战。

  “水位线已经接近三楼了,洪水裹挟的垃圾全部堵在主干道上,根本无法通行。” 镇远县㵲阳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胡安平回忆道。作为第三小组组长,他带领21名队员来到灾情严重的古州将军街区域,眼前的景象令人揪心。 

  面对街道上堆积如山的淤泥、污水中漂浮的杂物以及居民区散落的垃圾,他们迅速制定“分区域、分阶段、机械人工结合”的清淤方案,将队伍分成机械作业组、人工清扫组和垃圾清运组,协同作战。在街道深处,大型机械难以进入狭窄巷道,队员们便俯身徒手清理倒塌木房下的碎木板,跪在泥浆里疏通堵塞的排水口,挥动铁锹铲除顽固的泥块。

  “去年㵲阳镇被淹时,兄弟县就是这么帮我们的,大家加把劲!”胡安平声音沙哑却充满力量。他们创新采用“分段包干、责任到人”的工作模式,用小斗车肩挑手抬,一点点地将巷道深处的淤泥和垃圾清运出来。

  施秉县的“移动后勤保障队”成为灾区独特的风景线。4500人次的救援力量中,除了民兵抢险连,还编有由炊事班组成的“移动厨房”。“我们能同时供应200人就餐,绝不让队员饿肚子干活。”坚持“自给自足、不给地方添负担”的原则,每两天从施秉县调配新鲜食材,跨越百余公里,用热乎饭菜为救援任务筑牢后勤防线。这支队伍在完成800吨垃圾清运任务的同时,还搭建起临时医疗站,为300余名受灾群众提供清创包扎服务。

  黔东南州各县(市)的支援力量,生动映照了同舟共济、守望相助的宝贵精神,进一步凝聚起受灾地区广大干部群众共渡难关的信心和力量。

  黔东南州建立的“州级统筹—县市联动—网格作战”三级响应机制,使各个县(市)的救援队伍在抵达2小时内即完成任务对接。

  台江县200人救援团抵达后,通过应急指挥平台实时共享卫星地图,迅速锁定校园、农贸市场等重点清淤区域,这种“一张图调度”的协同效率,是跨区域协作机制的生动体现。

  当镇远救援队员胡安平在古州路喊出“去年你们帮我们,今年我们护你们”时,当麻江救援队的年轻干部余金青说“要带家人来看重建后的‘村超’”时,黄平县救援队杨威打着绷带坚持作业,麻江县“中青班”在淤泥中高唱《团结就是力量》,榕江群众自发为救援队员送来千份盒饭——正如榕江县车寨社区二村张倩所感慨:“这不是一个县的战斗,是整个黔东南在扛着我们往前走。”

  这场抗洪救灾,黔东南州16县(市)展现出的团结协作、众志成城的精神,首先体现在高效的组织动员能力上。各级政府迅速反应,在短时间内集结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形成强大的救援合力。从政府部门到基层组织,从党员干部到普通群众,从专业救援队伍到志愿者,都能够迅速行动起来,听从指挥,协同作战,展现出高度的组织性和纪律性。

  其次,体现在强大的资源调配能力。通过完善的应急物资储备体系和高效的物流运输网络,能够确保救援物资及时、准确地送达灾区。不同地区、不同部门之间能够打破壁垒,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满足灾区的各种需求。

  第三,彰显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在抗洪救灾过程中,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切身利益放在首位,一切工作都是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帮助他们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

  这场与洪水的较量,不仅是对榕江的考验,更是对黔东南州15县(市)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精神的一次淬炼。

  洪水终将退去,但这次抗洪中展现出的团结与温情,将成为激励全州人民在未来面对任何困难时,都能携手并肩、勇往直前的强大动力。(韦启悬|编辑:中国日报社贵州记者站 杨军)

  

  a/202507/05/

标签: 义工

“州级统筹 县市联动 网格作战—— 黔东南州15县(市)驰援榕江抢险救灾纪实” 的相关文章

北街社区“银龄传薪火,童心续华章”代际共学架起情感桥梁

北街社区“银龄传薪火,童心续华章”代际共学架起情感桥梁

  充分发挥老幼能力互动互助,促进代际交流与融合,2025年7月4日上午,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柳城街道北街社区开展了“银龄传薪火,童心续华章”代际共学服务,社区老幼共同谱写了一段温暖的代际融合篇章。   为了促进沟通,活动设置了代际破冰暖场游戏“击鼓传花”,当快乐的音乐停...

“随鲁班出海 迎上合津彩”——外语学校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大思政课”

“随鲁班出海 迎上合津彩”——外语学校大中小学生同上一堂“大思政课”

  “同学们,鲁班工坊是天津职业教育原创首创的国际化品牌项目,为合作国培养经济社会发展急需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家一起数数,地图上有多少个鲁班工坊坐落在上合组织国家?”7月9日上午,在一张巨大的世界鲁班工坊建设版图前,外语学校大中小学生们正在聆听一堂沉浸式、互动式的“大思政课”。...

2025超模范儿美育公益行圆满收官 跨越4000公里为雪域高原播撒美育火种

2025超模范儿美育公益行圆满收官 跨越4000公里为雪域高原播撒美育火种

  6月13日,中国少年儿童文化艺术基金会“乡村文化润童工程—2025超模范儿美育公益行”在西藏昌都市左贡县美玉乡小学落下帷幕。这场跨越4000公里横断山脉的公益行动,历时9天,为西藏昌都芒康县、左贡县10余所偏远乡村学校的3000多名藏族学子送去了25吨爱心物资与美育课程,以实际行动助...

福建龙海:枝叶总关情

福建龙海:枝叶总关情

  九龙江畔,风过龙海。福建省漳州市龙海区烟草专卖局(分公司)的党员志愿者们用脚步丈量民生温度,将责任融入泥土、校园与街巷,谱写了一曲枝叶关情的为民服务“三重奏”。   杨梅采摘季,果农江加财却愁眉紧锁——“用工荒”让丰收成了甜蜜的负担。然而当山间的晨雾尚未散尽,一群“...

助力高考季丨中铁十局勘察设计院青年志愿者用爱构筑 “暖心考场”

助力高考季丨中铁十局勘察设计院青年志愿者用爱构筑 “暖心考场”

  又到一年高考季,莘莘学子奔赴考场,为青春和梦想全力拼搏。6月7日,中铁十局勘察设计院的青年志愿者们来到济南市德润中学高考考点,开展爱心助考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为考生和家长们送上关怀与温暖。   志愿者们精心准备了矿泉水、防暑药品、小扇子、文具等实用物品,贴心搭建...

淇县西岗镇:赛场普法巧搭台,平安西岗根基牢

淇县西岗镇:赛场普法巧搭台,平安西岗根基牢

  近日,淇县西岗镇全民健身周末篮球赛火热开启,当篮球的激情在西岗中心广场澎湃,平安建设的“法治课堂”也同步开讲!西岗镇创新思路,巧妙将平安普法宣传融入淇县全民健身系列赛事·周末篮球比赛,让火热的赛场成为提升群众安全感的新阵地。   网格员、志愿者精准利用球员热身、中场...